健康保障,预防为先。威海经开区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以“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为目标,持续健全接种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规范化接种网络,通过完善服务供给、优化接种体验、重点人群保障等系列举措,筑牢全年龄段健康防护屏障,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科学布局+智慧升级 接种服务效率“再提速” 为高效满足不同区域居民接种需求,经开区科学规划接种门诊布局,持续推进接种门诊建设、完善软硬件配备,提供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供给。 目前,全区已建成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常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7处,覆盖全部镇街区域。同时,为满足不同类别需求,还建有5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以及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产科预防接种室各1处,共同承担各类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接种需求就近满足。 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是提升接种服务效率、保障接种安全、优化群众体验的重要举措。目前,经开区已在凤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万象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3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配备智能取号机、电子签核系统,利用信息化支撑,打破传统接种模式局限,实现了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居民通过智能设备即可操作完成,排队时间大幅缩短,接种效率与服务透明度显著提升。 现阶段,经开区仍在持续推进全区预防接种体系完善升级工作,预计年底前还将在文峰、太阳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2处智慧化接种门诊,具备电子签核功能预防接种门诊也将实现城区全覆盖,届时区内居民预防接种便利度将进一步提升。 便民举措“组合拳” 接种体验“更暖心” “非常方便,一个手机就可以什么都办了,所有打过的疫苗,什么时候打的、打的什么疫苗,全部都看得清清楚楚,非常放心。”日前,一位居民在体验电子预防接种证后表示。 2024年以来,经开区大力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应用工作,居民通过“爱山东”APP、“威海疾控”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即可进行申领,享受到集接种预约、接种提醒、接种信息查询、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等服务为一体的“掌上办、随时办”服务。同时,电子接种证的应用,实现了省内省外接种记录快速调取,为流动人口和频繁出行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引导接种居民申领应用电子接种证2.5万余张,真正做到“一证在手,接种无忧”。 此外,经开区还围绕预防接种全流程不断优化各环节服务质量。早在2023年,全区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均已接入“金苗宝”预约平台,线上即可提前预约,各接种门诊灵活安排接种事宜,实时更新动态信息,有效避免接种居民获取信息滞后、现场扎堆排队。结合地理分布和普遍需求,各常规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开诊时间不少于3天,周末和3天节假期至少开诊1天,5天及以上节假期至少开诊2天,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4小时开诊,也可以按照单位集中接种需求或阶段性流行性疾病设立接种专场或临时接种点。 同时,各接种门诊还推出了各类个性化服务,比如有的在候诊区域放置饮水机、老花镜、座垫等便民物品,有的在儿童接种时段提供小贴画、小零食,有的在老年人较多区域开设“老年人专属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引导协助……通过各种日常贴心举措,让居民接种更安心、更顺心。 聚焦重点人群 全龄防线“更牢固” 在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经开区持续推进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工作,筑牢居民健康免疫屏障。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面,在儿童出生一个月内即为其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采用预约、通知单、电话、短信等各类方式通知监护人接种疫苗具体要求;入托、入学时,全面查验预防接种证,对于未按规定完成接种的,“一对一”通知到监护人进行疫苗补种,确保儿童成长“防护墙”坚实有效。 在女性健康防护方面,自2024年起为符合条件的适龄女孩提供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接种参与度,目前区内已有870余名适龄女孩享受到该项服务,有效营造了关注女性健康、加速消除宫颈癌的社会氛围。2025年8月,又推出了HPV疫苗以及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惠民项目,针对9-45周岁女性和9-26周岁男性开展HPV疫苗接种惠民活动,对40周岁及以上人群开展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惠民活动,切实减轻了群众疾病防控负担。 目前,经开区1-7岁儿童全程接种率已达到96%,年内接种各类疫苗共计20.46万剂次。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系统升级改造,多形式开展疫苗接种知识宣传,为全区居民提供更规范、便捷、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