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基层网格化治理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体系优化、服务升级、管理精准化举措,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质增效,全方位织密民生健康保障网。截至目前,全区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90.2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14.48万居民,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精准落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效能显著提升。
四级联动提质扩面 健康档案筑牢服务根基 经开区创新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健康服务体系,将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深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家庭医生团队与网格员组建工作小组,依托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开展“地毯式”摸排动员,逐户登记居民健康信息,精准锁定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等重点人群。 推行“固定点+上门服务”双轨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驿站设立18个固定建档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移动建档设备,为居民提供便捷建档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信息接收不畅的特殊群体,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敲门式”上门建档,现场采集健康好博平台_好博(中国)、录入电子系统。 同时,建立档案质量审核机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入户随访、电话复核,及时补充更新居民健康信息,实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4.89万份,首次建档率突破90%,为精准开展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履约深耕服务 家庭医生当好健康“守门人” 为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地见效,经开区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月”等系列活动,组建59支家庭医生团队分批次、有计划进驻各住宅小区和行政村。 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居民网格群等途径提前公示服务内容、时间及团队信息,在小区广场、健康驿站、村委会等地设立临时服务点,现场提供健康咨询、血压血糖测量、简易体检和签约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创新推行“健康积分”激励机制,制定《居民健康积分管理方案》,明确健康知识讲座参与、随访任务完成、自我管理等50余项积分获取途径。居民凭积分可在健康驿站兑换药品、健康工具或体检服务,有效激发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 精细呵护重点人群 织密织牢健康保障网 针对重点人群健康需求,经开区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健康管理精度与温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依托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基础,通过电话通知、微信提醒、上门随访等多种方式,3.89万老年人享受综合健康管理服务,1.86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实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在慢病管理方面,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分级分类+个性化”管理,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高风险等级,家庭医生每季度开展针对性随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结合健康积分系统,引导患者主动参与管理,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目前,已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32万人、糖尿病患者10047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医疗”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为“健康城市”建设注入强劲民生动力。